2024-07-30 10:42:21
連日來,高溫酷暑讓人難耐,而對于紹興黃酒釀酒師來說,這是他們做酒曲的好時節。
走進位于紹興柯橋的會稽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會稽山公司”)車間,看不到熱氣騰騰的釀酒場面,取而代之的是一臺臺巨大的機器以及精密的數控操作平臺;實驗室里,“紹興黃酒釀制技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會稽山黃酒研究院院長孫國昌正在與其他釀酒師對黃酒的工藝參數進行分析,討論如何進一步優化釀酒工藝。
“要用符合時代審美的方式演繹經典文化,讓黃酒迎來發展的春天?!睂O國昌說。
堅守:鍥而不舍,把工藝做到極致
每當在三伏天做酒曲時,孫國昌都會想起30年前的那個夏天——彼時,從大學食品工程專業畢業后的孫國昌,進入歷史悠久的東風酒廠(會稽山公司前身)工作。夏日的制曲房,仿佛一座巨大的蒸籠,溫度時常飆升至五十余攝氏度。在這樣的環境中工作,一切都是體能、耐力的極限挑戰,但孫國昌硬是扛了下來。
那一年,他迎來了第一個忙碌的冬釀時節?!吧习倏诟?,每天要‘開耙’三四次,絲毫疏忽不得?!睂O國昌說?!伴_耙”是紹興黃酒冬釀中最重要的一道關,酵母菌在轉化酒精的過程中產生的熱量與二氧化碳會將酒醅頂到缸面上,如果沒能及時攪拌開,酵母菌就會因升溫和窒息而停止生長,發酵就將中斷。在寒冷的冬天,為了隨時把控發酵節奏,孫國昌和其他師傅要24小時值守車間,一遍遍地巡缸,有時候甚至坐在缸邊睡著了。說到這里,他感慨道,“釀酒就像養孩子,要細心呵護著。吃不了苦,就釀不成好酒?!?/p>
黃酒釀造有賴于寒來暑往的堅守,也在新老視角的互換中傳承。有一次,擔任酒母工的孫國昌正準備和同事將浸泡好的大米瀝干蒸飯時,聽到同一車間的老師傅張秋汀預判說當天的酒母有可能會酸敗?!敖Y果,張師傅判斷將有問題的酒,還真有問題!”滿懷著好奇心和不甘心的孫國昌,立刻向這位前輩虛心請教,仔細總結其中緣由。從此,在往后數年間的酒母制作中,他做到了沒有一次酸敗的紀錄。
白天黑夜,酒香四溢。在黃酒研究院擔任科研員時,為了選育出一種適合的酵母,孫國昌不厭其煩進行了數百次實驗。此外,他還撰寫了研究塊曲、合理提高黃酒酸度等20多篇論文,發表于《中國釀造》等國內外重點學術雜志上,收獲了“國家級評酒委員”“浙江省釀酒技能大師工作室領辦人”“浙江省‘萬人計劃’高技能領軍人才”等諸多榮譽稱號。如今,他依舊堅守在一線,為高品質黃酒的開發保駕護航。
創新:“天馬行空”,讓黃酒擁抱未來
從一粒米到一滴酒,黃酒產業的復興不僅需要日復一日的堅守,也亟待“天馬行空”的革新。
在孫國昌的辦公桌上,放著一瓶“一日一熏”氣泡黃酒,這是他和同事們今年最得意的“作品”——今年的“6·18”電商購物節,“一日一熏”在會稽山公司的抖音官方直播間72小時內銷售額超過1000萬元,是同期黃酒品類第2到10名總和的100倍,而且八成以上的消費者為年輕人。
“如何讓黃酒以更時尚、青春的姿態走進年輕人的生活,是我們一直在思考的課題?!睂O國昌說,在掌舵開發“一日一熏”產品期間,除了面向年輕人做口味問卷調查,他還讓自己的女兒和“90后”同事們去嘗嘗味道?!爸灰贻p人認可,我就知道離成功不遠了?!?/p>
除了產品本身,在釀酒技藝的智能化改良上,孫國昌也花了大量的心血。如今,會稽山公司黃酒產業區內的智能化釀酒生產線,已實現從浸米到黃酒裝箱入庫的全過程無人化運作?!拔覀兘⑵鹱约旱摹S酒數據庫’,釀酒不再完全憑借老師傅的經驗判斷,而是通過中央控制室來精確設定?!痹趯O國昌看來,技術革新,工藝保留,更能滿足當代受眾對于黃酒清潔生產、品質恒定的需求。
這些年,依托于2010年成立的“孫國昌釀酒技能大師工作室”,孫國昌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技能人才,并招收徒弟6人。這些徒弟如今有的已是國家級黃酒評委,有的是高級釀酒師、一級品酒師。此外,他還走村入社,走進紹興黃酒學院、江南大學等高校,展演講授紹興黃酒的非遺技藝,為傳統黃酒釀造工藝的傳承播下星星火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