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25 10:56:40
在上山考古遺址公園里,一張跨越15年的“上山申遺與建設路線圖”很是醒目,這是浦江縣委原常委、宣傳部原部長徐利民牽頭繪制的。
2020年,成立上山文化遺址聯盟;2021年,申報“百年百大考古發現”;2022年,申報國家考古遺址公園;2023—2025年,啟動建設上山文化博物館;2025年,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2026—2035年,上山文化正式申報世界文化遺產。
當時,這份路線圖的出爐,其實面臨諸多挑戰。徐利民剛接手上山工作時,上山知名度還沒那么大,畏難質疑的聲音不絕于耳,很多人覺得,上山申遺遙不可及,申遺動輒幾十年,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可徐利民不這么想,對上山,他有一股子癡勁兒,視之為終身事業,在一片質疑聲中,篤定的他在工作筆記中寫道:“前方路漫漫,關鍵要啟航?!薄吧仙缴赀z必須堅定信心?!薄拔覀兡繕烁鼞胚h?!?/p>
想要繪制一張“上山申遺與建設路線圖”的想法,徐利民一開始就有了。他說:“上山申遺,功成不必在我?!薄拔彝诵菀院?,我的后半輩子都要跟上山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睂τ谏仙?,他有“三怕”:一怕慢慢來,二怕“小搞搞”,三怕失機會。
“起初,上山申遺只是一個設想,具體要怎么干,誰都講不清楚?!逼纸h委宣傳部部務會議成員、縣社科聯專職副主席張生壬說。
破解這個難題,徐利民有兩招:一是現場學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19年5月,徐利民接手上山工作,同年,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正式任命文件還未下,他就“躬身入局”,11月7日,他帶隊去橋頭、跨湖橋、良渚學習。此后,在他的建議下,浦江縣四套班子領導去到良渚現場學習。
二是請教專家。第一次在良渚,徐利民就與上山文化主要發現者、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蔣樂平碰面,初步形成了“三步走”規劃。在良渚學習后,徐利民在工作筆記中寫下:“感觸最多的是遇上陳壽田書記,他的經歷與我相仿,對良渚視為生命,可當我的老師……他說自己是出國最多的人,是見證三個(項目)申遺成功的人,這讓我仰慕不已?!?/p>
陳壽田是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二級巡視員。據他回憶,有一次,徐利民請他去浦江當上山申遺顧問,給四市六縣的申遺工作者聊聊良渚古城遺址申遺的經歷。那天到浦江已經很晚了,徐利民仍然堅持在酒店大堂等。
張生壬參與了申遺路線圖的修改過程,在他看來,徐利民一手繪制了路線圖,但過程絕非一蹴而就的,是在不斷現場學習、請教專家的基礎上,一點一點完善并清晰起來的?!靶觳块L親力親為,充分考慮路線圖嚴謹性和可行性,反反復復,已經記不清改了多少遍?!敝钡?022年2月,路線圖才正式出爐。
這一大手筆的背后,彰顯徐利民的大格局、創新思維和敢想敢干,也充滿了對上山文化傳承弘揚的情懷。
沿著申遺路線圖一步一個腳印,徐利民走得很堅實。他曾說:“如果上山有幸申遺成功,真不枉此生了?!?/p>
可以告慰徐利民的是,按照申遺路線圖,浦江正緊鑼密鼓持續推進申報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錄工作。去年8月,《上山文化遺址群申遺預備名單文本》及相關申報材料按計劃如期提交國家文物局?!靶觳块L未竟的上山夙愿,由我們接力去實現?!逼纸h上山遺址管理中心副主任張國萍說。